“我不看采訪提綱,演講也不會提前準備什么,主打一個真實,不然就沒有坐在一起的必要了。”訪談一開始,祝銘明就陷進一個折疊椅里。他雙手放松地交疊著,就像原始森林的植物般,渾身上下都散發著股蓬勃的生命力,他笑的時候就像闖江湖的熱血少年,有一種勇猛的單純,可能正是因為這種旺盛的精氣神兒,才能一手打造出AR(增強現實)獨角獸Rokid。
2007年祝銘明回國創立了主做手機操作系統的猛犸科技,2010年公司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,他也成為阿里神秘的M工作室領頭人。2014年祝銘明從阿里離職,創立了專注于新一代人機交互技術的產品平臺公司Rokid。
2018年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2021年位列全國科技創新企業50強,2022年Rokid位列福布斯中國智能工業設計企業TOP10;2023年榮登胡潤“2023全球獨角獸榜”……無論是早期的陪伴機器人、智能音箱,還是現在的AR眼鏡,Rokid都走在探索未知的前沿。Rokid近期還完成了總規模1.12億美元的C輪融資。
現在,祝銘明帶領Rokid聚焦于AR眼鏡,而“將AR眼鏡做成生活必需品”也是他迎接和開拓數字經濟時代的新方式。
AI+AR的新型人機交互方式
2015年底,Rokid發布了首款家庭智能陪伴機器人 Alien,之后又先后發布了Rokid Pebble、 Rokid Me兩款智能音箱,直到2018年6月國內首款一體式單目AR眼鏡Rokid Glass慧眼云鏡一代橫空出世,人們這才驚奇地發現:原本主打AI硬件的Rokid,竟然做起了語音和視覺融合的新交互。
提到Rokid早期的硬件產品,祝銘明笑了起來,在他看來Rokid新一代人機交互技術平臺的定位在成立第一天就確定了,從未變過。“2015年那時候,我們就成立了兩個實驗室,北京的A Lab,硅谷的R Lab。A Lab就是AI,R Lab就是Reality(現實),加在一起就是AR。Rokid從沒有隱瞞我們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,只不過早期AR技術還不成熟,出于商業的考慮,這才有了從 AI產品到 AR產品的演進路線。”
相比其它傳統的AR公司,AI在Rokid的占比非常大,從顯示到硬件設計等諸多方面,Rokid都選擇用AI的方式去重新定義甚至是創造AR眼鏡的功能。眾所周知,人很難用一只眼睛感知空間和深度,但祝銘明和團隊硬是用了將近四年的時間,僅憑單目攝像頭就完成了整個空間和3D手勢的識別。
“使用我們的產品,你的手和數字手基本是貼合的,我們通過單目攝像頭達到了厘米級的定位精度,人和信息的互動延遲也做到了20毫秒以內,人的延遲感知暈線就在20毫秒,一旦超過這個時間,就會有很大的變化。”據祝銘明介紹,Rokid的單目攝像頭其實就是一顆普通的攝像頭,深度信息、手的信息,乃至整個空間的信息,都是靠 AI生成的。
“Rokid做的是AI和AR的人機交互,是伴侶型的,給用戶提供一個私享的數字世界。”自2021年發布第一代消費級AR眼鏡Rokid Air至今,Rokid始終保持著超過100%的年增長速度,也直接說明了用戶的認可程度。
彌補人和科技之間的隔閡
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,人和人之間、人和外部環境之間的距離就在不斷被拉遠,尤其2007年蘋果第一代智能手機發布后,人們陷入了數字信息的牢籠里,在機不離手的“信息焦慮”里,被迫對數字世界和真實的物理世界二選一。
“包圍著我們的絕大多數都是無效信息,可這些信息不斷po(推送)到你面前,你也不知道它們是無效的,只能耗費大量時間篩選。”祝銘明認為AI信息的歸納總結能力,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無效信息的打擾,而AR則能賦予人們忽視無效信息的能力。
2023年8月26日發布的空間計算套裝Rokid AR Studio,Rokid已成為國內率先全面進入空間計算時代的AR公司。而通過這套眼鏡設備,所有的信息都會根據相關程度,以“瀑布流的方式”,遠近不同地一次性展現在用戶的面前,同時這些信息還會根據用戶點擊的內容,用大模型的方式再次重新選擇排列,確保信息的精準度。如此一來,就算有大量的無效信息,也只會陳列在空間較遠的位置,根本不會對用戶造成打擾。祝銘明自己早就不再用電腦屏幕辦公了,戴上Rokid AR眼鏡他可以在自己的空間里同時擺上釘釘、微信、b站視頻、source code(源代碼)等5個屏幕。
“科技的發展不應該以犧牲掉現實的物理世界為代價,人也不應該被困在手機那個6寸的小屏幕上,Rokid的理念就是幫助我們掌握信息的主動權。”AR就是在現實的基礎上疊加數字信息,把人和數字世界、現實的物理世界有機融合起來,保持信息世界優勢的同時,也讓人更加自然、便捷地使用科技。
“以前是人服務于技術,想使用技術必須得先學會它的規則,現在的AI是讓技術去理解用戶,只要下達命令,技術就能幫你實現。Rokid的理念就是Leave Nobody Behind,用AI和AR技術彌補人和科技之間的隔閡,讓小孩子、老人也都能用上最新的技術。”正是這種人性化理念,Rokid在2022年10月份發布了元宇宙入口級終端Rokid Station,一個為了降低用戶使用門檻的“遙控器”式手柄。
“科技產品可以設計得很高大上,但也容易拒人千里之外,Rokid想把科技藏起來,圍繞著人的體驗去設計,怎么樣讓用戶更容易接受新技術,真正感受到科技優勢,這是我們關心的。”考慮到當下用戶最習慣的操作方式還是遙控器,這才有了連接過去舊生態和全新交互方式的Rokid Station,讓用戶以熟悉的方式去體驗新技術。也正是因為Rokid Station這樣一個看起來不那么高科技的設計,用戶使用時長才有了很大的增加,今年Rokid C端銷售量更是直接翻了三倍。
除此之外,疫情期間推出具有測溫功能的Rokid Glass2,也是Rokid打開市場的一個重要契機。“以前大家都覺得AR就是個炫酷的技術,看到我們的眼鏡才意識到AR原來真的有用。”Rokid的AR眼鏡讓人們開始真正接受各類的AR產品,AR眼鏡也逐漸應用到工業、文旅、電力等各個領域。
“玩樂精神”探索“AR眼鏡”未來
眼睛作為心靈的窗口,承擔了人們日常生活中90%以上的信息獲取,重要性可見一斑。這也是為什么祝銘明選擇從AR眼鏡切入市場的的主要原因。
對于AR頭盔而言,可以通過各種的硬件、傳感器來實現各種功能,但AR眼鏡卻只有輕量化這一條路可走,很多功能只能通過軟件的方式實現。“Rokid的定位是伴侶型的,能讓用戶佩戴時間越長越好。”這就決定AR眼鏡必須擁有足夠豐富的內容生態和足夠強大的功能。但如何在這個大前提下,還要保持眼鏡越來越小、越來越輕的同時,還越來越便宜,這是Rokid目前最關心的問題。無疑Rokid選擇了一條充滿挑戰的路,但祝銘明卻充滿了信心,“不久的將來,讓所有人佩戴的眼鏡都換成智能眼鏡!”
目前Rokid所做的一切嘗試,80%以上都還依賴于當下的移動互聯網生態成果,但如果想改變原有的交互方式,搭建全新的平臺,無論是操作系統、算法,還是信息展現方式等等,都得改變甚至重做,過去所積累的經驗也隨時可能被顛覆。
“當前行業還非常早期,如果沒有非常堅實的硬件基礎,你很難展示它的能力,這就需要先從最底層的東西去構建完整的全棧能力。”祝銘明坦言,作為目前國內、乃至全球為數不多幾家擁有全棧能力的Rokid,愿意把自己的能力和工具分享出來,讓更多的人參與進行業生態的建設上。
迄今為止,Rokid的開發者社區已經有超過2000個開發者,其中1000多個還是企業,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AR開發者社區。而近日,為了實現更高效、更穩定的AR體驗,Rokid又宣布其新一代空間計算操作系統YodaOS-Master將全面支持粒界圖形引擎GritGene,這一合作填補了AR領域的空白,使AR底層渲染技術不再依賴于三方游戲引擎和圖形系統,首次實現在AR領域軟硬件產品全面自主可控和閉環。
“所謂成熟行業的標準是要有完整的產業鏈,可實際上真正能代表行業成熟的應該是大量有經驗的產業從業者,AR行業幾乎沒有。”為此祝銘明將Rokid“玩樂精神”的價值觀引入到招人理念中:真正熱愛這個行業,有強烈好奇心,有創新精神和自驅力,能在這個行業找到自己想要的事情,并用實際行動證明它。
祝銘明透露,當初團隊提出要做Rokid Station時,他否定了三次,甚至“拍桌子到沒人敢說話”,但第四次團隊把做出來的Rokid Station拿給他體驗時,他同意了。無論是大量廉價的觀點,還是扼殺正確的觀點,對公司而言同樣危害很大,而正是“玩樂精神”的內核,才能保證祝銘明“讓正確、有價值的想法長出來”的管理方式。
“CEO離前線和產品都太遠了,不了解客戶需求,很多決策都可能會有偏差,這時候就需要整個團隊發揮價值,做出正確的決定。”為了保持技術敏銳度,擁有和高階工程師對話的能力,祝銘明密切關注著操作系統這一領域,并且還每天寫些代碼“玩樂”。而除此之外,他還保留著開機車、做木工、潛水這些愛好,而這些愛好都有一個共同點,“一旦開始,就要集中注意力,老板不專注,公司是不可能專注的”。
目前國內有200多家博物館和景區與Rokid達成合作,除此之外,Rokid的產品還大量應用于工業、文旅、教育、醫療等領域,祝銘明卻直言Rokid的野心不止于此。“AR眼鏡對人們來說現在還只是玩具,我希望未來能做出成為人們生活必需品的AR眼鏡,影響到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。”在祝銘明的預想里,未來AR眼鏡甚至會讓智能手機成為“一個永遠不需要拿出口袋的計算和通訊終端”。(圖文:浙江省浙商研究會新經濟研究專委會 吳敏 盧恩偉 余靜)